使正人,又名:舀求子、史正人、四正人,(大名:Quisqualis indica Linn.)是使正人科、使正人属攀附状灌木,高2-8米;小枝被棕黄色短柔毛。叶对生或近对生,叶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圆,外表无毛,反面偶然疏被棕色柔毛,幼时密生锈色柔毛。

顶生穗状花序,构成伞房花序式;苞片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被毛;具较着的锐棱角5条,成熟时外果皮脆薄,呈青玄色或栗色;红色,圆柱状纺锤形。花期初夏,果期秋末。

攀附状灌木,高2-8米;小枝被棕黄色短柔毛。叶对生或近对生,叶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11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圆,外表无毛,反面偶然疏被棕色柔毛,侧脉7或8对;叶柄长5-8毫米,有关节,幼时密生锈色柔毛。

顶生穗状花序,构成伞房花序式;苞片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被毛;萼管长5-9厘米,被黄色柔毛,先端具广展、外弯、小形的萼齿5枚;花瓣5,长1.8-2.4厘米,宽4-10毫米,先端钝圆,初为红色,后转淡红色;雄蕊10,不凸起冠外,外轮着生于花冠基部,内轮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长约1.5毫米;子房下位,胚珠3颗。

果椭圆形,短尖,长2.7-4厘米,径1.2-2.3厘米,无毛,具较着的锐棱角5条,成熟时外果皮脆薄,呈青玄色或栗色;种子1颗,红色,长2.5厘米,径约1厘米,圆柱状纺锤形。

使正人使正人具备很高的抚玩代价,使正人的花朵斑斓素净,并且具备幽香,叶子绿绿的,非常都雅。使正人的着花较为独特,初开时能够瞥见近乎红色的花朵,垂垂地变成粉色,再变为素净的红色。偶然候使正人花开,能够在一株上瞥见红、粉和白几种色彩的花朵,非常新奇。

动物文明:使正人的名便是由于它的这类药用代价,传说三国之前,使正人的药用代价还不被发明,有一次,刘备的儿子刘禅肚子肿胀,不思饮食,各方大夫素手无策,刘禅在田野的时候有意间吃了使正人的果实治好了疳积病,人们为了记念他,遂将这类动物叫做使正人。

使君是现代对州牧的尊称,刘备曾被曹操推荐为豫州牧,以是被称为“刘豫州”或“刘使君”。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人们是以将这类能够驱除蛔虫的动物称为使正人。

使正人始载于《南边草木状》,原名留求子,云:“形如栀子,棱瓣深而两端尖,似诃梨勒而轻,及半黄已熟,中有肉红色,甘如枣,核大。治婴孺之疾。南海交趾俱有之 。”《开宝本草》始名使正人。《本草图经》云:“使正人生交、广等州,今岭南州郡皆有之。

生山野中及水岸。其叶青,如两指头长二寸,其茎作藤如手指,三月生花淡红色,久乃深红,有五瓣,七八月结实,如拇指,长一寸许,大类栀子而有五棱,其壳青玄色,内有仁红色,七月采实。”

首要代价:动物的种子为中药中最有用的驱蛔药之一,对小儿寄生蛔虫症疗效尤著。

使正人在体外尝试中对蚯蚓、水蛭、猪蛔等均有较强的按捺成果。如曾报告10%的使正人水浸膏于0.5-2小时内可以使蚯蚓昏倒或灭亡,但95%乙醇浸膏有用。

有人尝试了20种中药的50%乙醇提出物对猪蛔、蚯蚓及水蛭的杀虫成果,成果使正人、鹤虱、芜荑、槟榔、贯众、川楝子、雷丸及吴茱萸等8种有较着感化,此中尤以使正人的感化为强。

另另有报告使正人油与蓖麻油之夹杂物对人与动物也均有较着的驱蛔成果。

对天然传染鼠蛲虫的小鼠的尝试成果标明,使正人粉、使正人和百部粉适用均有一定的驱蛲感化,对幼虫,使正人粉剂有用,但使正人粉剂和百部粉剂适用,则稍有用果。

花语:身材安康。

滋生:使正人为自交不亲和品种,经由进程牝牡异熟来防止自花授粉,下降花内牝牡功效搅扰;花蜜、气息与花变色进程配合影响使正人传粉者的构成和访问行动并进步其滋生合适度,且白花阶段蛾子和蜜蜂对其胜利滋生的进献更大。

使正人的花变色能够是对传粉者缺少而构成的由夜行性蛾子传粉向日行性胡蝶传粉的顺应性改变。是以,使正人花变色景象与别的花部特点的配合感化对动物滋生合适度的影响。

传说:相传北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一位叫郭使君的郎中,精晓医道,并且乐于救济贫苦百姓,深受乡邻的尊重。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蘑状动物上的果实所吸收。这类果实外形很像中药山栀,又有些像中药诃子。

他将果实的外壳剥去尝了尝,发明其滋味甘淡,却有芬芳之气,因而摘了一些带回家。因采回的果实还没有干透,他担忧药物放久了会蜕变发霉,便将果实放在锅中炙炒。

不一下子,锅里溢出一股芬芳之气,馋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郭使君无法之下,只得拣出炒熟的四五枚给孙子吃。谁晓得,第二天凌晨孙子在大便时居然排挤几条蛔虫。郭使君冥思苦想不得其解,因而又掏出十余枚果实让孙儿吃了。

不料未到一个时候,孙儿一个劲地打嗝、吐逆,郭使君忙用生姜、陈皮、甘草等药来解毒。几天后,他又减半量给孙子服用,此次孙子又顺遂地排挤几条蛔虫。

今后,郭使君凡碰到虫积、疳积的患儿,就酌量利用这类果实去治疗,多获良效。人们为了记念这位大夫,就给这类药起了一个斑斓的名字“使正人”。